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始终牢记“三个努力建成”的殷殷嘱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坚持“两个至上”,统筹“两件大事”,坚定围绕市委“12345”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强大魄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绣花精神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为民情怀增进社会民生福祉,以改革勇气提振干事创业精神,全面加快推进唐山城管执法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回顾2022年,“奋进”是对城管工作最好的诠释。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战斗状态,锚定既定目标、扛牢责任使命。将“人头对人头”的工作机制发挥到极致,不舍昼夜、一路奔忙,一环一扣稳扎稳打、一步一印接续奋斗。这一年,我们交出了一份份振奋士气的出彩答卷。我局负责的22个方面59项省市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圆满收官;5项省、市民生工程提前并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城市公厕建设、工程渣土利用、安全生产和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全省考核排名位居前列;唐山园林在北京大观园菊花擂台赛上荣获金奖3项、一等奖1项;“一街一园”被评为全省城市改造提升范例项目;我局被住建厅授予城管执法“强转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一年,我们办成了一件件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担重任、打主攻,15项迎检任务、99个固定点位、3273个随机点位全面对标达标,一举创下局直管点位评测满分的历史最好成绩。成功入围国家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行列,争取到1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顺利完成国家绿色出行城市、国家公交都市验收评估,形成了“四城”齐抓共创、一体推进格局。这一年,我们攻克了一项项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市中心区供水、排水、污水、综合管廊、建筑垃圾等12项规划编制完成,全面填补了行业空白;首次出台市政工程管理标准,扭转了市政工地以往脏乱差、蛮干乱干慢干的局面,武卫东书记在调研市政工程时,给予了“施工能力强、现场管理好”的高度评价。在全省率先启动共享单车标准化规范化治理,采取总量控制、上牌登记、精准停车等综合措施,有效解决了单车无序乱停的全国性难题。这一年,我们应对了一重重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决策、精准发力,经受住了汛情疫情的重大考验。面对汛期32次强降雨,坚持市、区、企三级联防、群策群力,成功应对“8·18”特大暴雨,未发生人员溺亡事故,确保了城市安全度汛。今年3月和11月,我市遭遇严峻疫情,在长达70多天的全域静默和社区管控期间,我们以环境消杀和涉疫垃圾处置为主战场,科学指挥、分秒必争,不惧疲劳、连续奋战,仅用4天时间实现了积存垃圾社区清零,消毒消杀重点场所1237个、50余万平米,累计处理中心城区涉疫垃圾2600余吨。我们防疫、保供两手抓,保障城市供水、协助人员转运、配套移动公厕、建设核酸方舱,尽心竭力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
一年来,我们围绕城市更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发展量变。一是城市畅通攻坚实现决胜。20条城市断头路、瓶颈路全面打通,极大提升了路网的通行能力。唐丰路、朝阳道、华岩路等5项改造工程主体完工,长宁道、新华道、北新道等10项维护工程建成投用,有效改善了道路出行环境。龙源路新建工程全线贯通,为中心城区再添一条重要交通干线。二是省市民生工程如期交付。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提升城市重要节点亮化点位49个,创建“四化”样板示范街59条,建成口袋公园110个,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建成城市立体停车设施14座,扩容公共停车位18433个;古冶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运行,全市11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封场治理,全面启动生态修复,让昔日令人掩鼻而过的“垃圾场”嬗变为绿树成荫的“后花园”。三是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按照“集中示范、分区试点、全域推进”的思路,出台《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制发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全域推进海绵示范城市拉开大框架,以老旧小区、公共绿化、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改造为重点,谋划实施推进海绵项目建设83个。截至目前,全市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径流控制率达25%以上,得到了国家住建部的高度评价。
一年来,我们优化生态环境,全面厚植生态优势,支撑绿色转型质变。一是城市园林绿化提标提质。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城市植树114.51万株,新增绿地面积441.5公顷,建成绿廊绿道34.06公里,新建改造城市林荫路64.8公里。大城山公园、陡河带状公园景观提升工程竣工向社会开放。大钊公园、劳动公园、云天广场,凤凰山公园完成水体治理,达到景观IV类水体标准。实施建设路、西山道等城市重要结点摆花挂花,累计摆放各式花架213组、栽植乔灌木3.24万株、花墙花带4000余平米,让绿色成为新唐山最鲜明的发展底色。二是环保督察整改全面完成。高度重视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重点针对生活垃圾填埋、焚烧飞灰处置、建筑垃圾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置等方面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实行挂图作战,督办落实,整改公示,办结销号,坚决啃掉“硬骨头”、消除“老大难”、补齐“最短板”,2022年中央、省督查交办的18项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到位,11件群众举报案件全部办结。三是大气污染防治常抓不懈。常态化开展扬尘执法“零点行动”“洁城洗厂”专项行动,对市政扬尘、道路扬尘、焚烧祭祀问题进行严格管控、精准管控、全域管控,督导各县(市、区)对947部渣土运输车辆运行实行联网在线监管,从严从快零容忍打击建筑垃圾偷倒偷运行为,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和北京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一年来,我们加强综合治理,实施城市形象再造,实现生活品质蝶变。一是洁净城市创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环卫保洁水平,建成区道路水机洗扫率达到100%。全市14个县(市、区)晋级全省洁净城市行列,实现全覆盖。环卫设施全面焕然一新,高标准新建、改造城市公厕619座、垃圾转运站159座,达到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管理规范、全天候开放的标准。二是垃圾分类体系日益完善。全市2043个居民小区、2157个公共机构(场所)开展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100%。已建成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7755个、可回收物投放点273个、有害垃圾暂存点19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19个,形成了全过程、全品类分类收运体系,多层级、多维度宣传教育体系。三是景观照明亮化凸显特色。全面加强景观亮化管理,城市道路装灯覆盖率达100%,确保170余个景观照明点位正常运行。按照一街一标准、一区一特色的原则,在建设路、新华道等重点区域安装行道树灯带8400余米,红灯笼、中国结的主题灯饰等610套,形成了光影相连、火树银花般的美好视觉体验。四是市容环境整治取得实效。不断加大数字城管巡查和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以景观大道、城市环线、站前地区、公园广场为重点,下决心、出重拳治理城市乱象,深度整治城市空间环境,清理私搭乱建9045处,规范广告牌匾10031块、沿街外立面8.8万平方米,清理城市架空线5012处。全年累计巡查发现处置城市管理事、部件问题43.1万件,城管执法立案处罚1926件,罚款201.5万元,对市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形成了有力震慑。
一年来,我们关切群众期盼,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社会民生改变。一是把好城市供水“安全关”。全年累计安全供水9150万立方米,压采地下水1450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庆南水厂改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龙王庙、大洪桥输水管线工程全面建成。13条老旧市政供水管网完成改造。二是把好污水处置“环保关”。全年累计处理生活污水10700万吨,水质合格率100%。督导市排水公司建成库容5000吨的污泥临时存储设施,全年累计处置污泥19.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持续推进中水回用,建成再生水管网8.3公里,年度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600万吨。三是把好公共交通“出行关”。今年以来,强化公交行业监管,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免费乘车政策,发放免费乘车卡19万张;打造了2条敬老爱老服务示范线路,35万张敬老卡年检实现网上办理。大力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新建城市驿站、改造公交站厅、升级系统平台提供强大资金保障,公交优先发展、绿色发展、智慧发展的未来可期。
一年来,我们加强党的建设,不断优化政治生态,引领城管作风转变。一是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全年举行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3次,深入学习、全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廉政党课、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党的二十大主题社会宣传,传递党的声音、弘扬党的主张,让英雄城市处处洋溢“中国红”。二是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组织全系统政治性警示教育4次,自觉接受市委专项巡察,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解决了26个群众反映强烈、困扰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三年行动,1183名党员完成“双报到”,超过5000人次下沉基层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社区治理工作,擦亮了“城管先锋”的党建品牌。三是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研究制定全市环卫行业管理的“唐山标准”,全面推行环卫保洁“双监管双考核”制度。对市政建设总公司实施刀刃向内的改革,转变僵化思想、改掉老旧机制、优选领导班子、重塑企业形象,重建自身“造血”机能,迅速扭转了连续多年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新进展,完成供水、排水、公交等局属企业整体划转,实现国有资产统一集中监管。四是坚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局系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1189个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全部整治完成、实现动态清零。全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狠抓信访维稳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制度,重点解决信访积案。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批次25人次,全部依法妥善解决,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此外,我们在法治建设、财务审计、保密档案、新闻宣传、南湖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新进步。督察督办、老干部服务、12345热线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主办单位: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联系电话:0315-2840952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