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专题专栏
- >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
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作者:唐山市海绵办 发布于:2022-05-20 10:08:26
5月15日至21日是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2022年是第31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为做好今年宣传周有关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以2022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契机,系统、深入推进城市节水工作。着力营造节水、惜水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开展节水进课堂,组织节水征文、征集节水漫画、小视频,开展节水技术培训与交流等多种形式,激发全社会参与城市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节水宣传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水定城、节水优先,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体系,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生态技术设施体系,提高城市水资源涵养、蓄积、净化能力。着力提高城市用水效率,推动再生水就近利用、生态利用、循环利用,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充分发挥国家节水型城市对城市节水工作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社区(小区)等社会单元的节水工作。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城市节水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确定了5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在缓解城市内涝的同时,开展雨水收集利用,净化并利用污水,最大限度节约城市水资源;绿地及滨水空间得到扩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品质和功能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唐山市不仅是国家节水型城市,还是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始终坚持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节水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积极探索雨水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节水、治污、减排相互促进。
(1)雨水资源化利用
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雨水收集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蓄及吸纳能力。通过收集来自屋顶、地面的雨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不仅能够涵养地下水,又能用于绿化、冲洗路面、城市杂用及景观补水,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体系,真正做到节水减排。
以建筑小区为例,屋顶雨水可以通过雨落管断接或者设置集水井,将雨水引入周边雨水花园、生态草沟等分散型设施或集中调蓄设施,经过滤、净化之后,用于小区居民的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景观水池等。
(2)污水资源化利用
《“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推进再生水用于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城市杂用等领域,减少城市新鲜水取用量和污水外排量。
作为一座重工业城市,唐山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提高用水效率,提高可循环资源化利用是关键。再生水是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产物,城市每天所产生的污水经过沉淀、生化、过滤、消毒等再生工艺处理,达到回用标准之后进行再利用。“再生水”作为我市的“第二水源”,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居民水源热泵供暖、园林绿化以及景观补水等领域。其中,唐山花海内的景观湖30万吨蓄水,以及花草树木绿化用水,全部来源于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