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专题专栏
- >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
唐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项目简介——劳动公园
作者:唐山市海绵办 发布于:2024-05-10 16:59:51
劳动公园项目位于唐山市路北区龙泽路与北新道交叉口,占地面积23608平方米。公园南侧铁路为旧时日本人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公园中劳动湖由原状西北井沉降地改造而成,作为天然调蓄水体,调蓄容积可达7500立方米。劳动公园地势整体略低于周边,西南侧居民区、饭店雨水可通过自然坡向汇入公园,南侧北新道、东侧龙泽路市政雨水管道通过连接管接入劳动湖,客水收纳面积共计2.2万平米。小雨时,公园绿地可发挥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大雨时,低水位的湖体可充分发挥调蓄功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周边地区内涝积水风险。公园在尊重原有绿地的基础上,融入海绵理念,因地制宜的建设海绵设施。项目建成后,场地内海绵设施调蓄总量7539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5%,年径流总量污染控制率70%,服务范围内可应对160.3 mm/24h(30年一遇)雨水不外排。劳动公园以海绵的理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论述主题,为周边居民提供自然休憩、娱乐场所,同时展示了唐山工人阶级百年光辉历程,铭记了劳动人民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非凡成就。
劳动公园项目位于唐山市路北区龙泽路与北新道交叉口,占地面积23608平方米。公园改造前为煤炭开采井眼沉降形成的坍塌坑,南侧为旧时日本人建设的铁路,是城市中心的废弃用地,严重影响整体城市风貌。
示范期内,唐山市实施劳动公园项目,对公园系统进行海绵化改造提升。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0%,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70%。
劳动公园改造内容:一是利用坍塌坑改造为调蓄塘,增加调蓄空间7500立方米。公园地势整体略低于周边,西南侧居民区、饭店雨水径流通过自然坡向汇入公园,北新道、龙泽路雨水径流通过市政管道接入劳动湖,客水收纳面积2.2万平米。二是将海绵设施融入历史文化遗迹,将原有轨道打造为具有旱溪功能的景观节点。沿着轨道铺设碎石,共计建设生态植草沟及碎石截留净化设施总长260余米,增加调蓄容积39立方米。
劳动公园以海绵的理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论述主题,为周边居民提供自然休憩、娱乐场所。小雨时发挥公园绿地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大雨时发挥湖体调蓄功能有效地降低周边地区内涝积水风险。项目建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5%,年径流总量污染控制率70%,服务范围内可应对160.3毫米/24小时(30年一遇)雨水不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