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3426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21 17:21     来源: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字体: 】     打印

朱蕊委员

您提出的解决因暴雨灾害引发城市内涝问题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关心,现答复如下:

一、构建以城市水系为主导流域整体防涝策略方面。我市城市雨水排水出处主要依靠流经市中心城区的陡河、青龙河等河道。尤其是因近几年的城市开发建设导致青龙河排沥能力严重不足,且青龙河下游的南湖内部湖面间联通管涵、煤河口处存在卡脖点,造成河湖水泄水速度慢;南湖未能充分发挥湖泊本该具备的调蓄能力;西北干渠也只是作为景观作用而不具备排沥作用;针对以上情况每年汛前我局组织对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建立隐患问题台账;本着早安排、早检查、早发现、早整改、早落实的原则,3月初对市中心城区534公里雨水管网、22332收水口、8503个检查开展清挖疏通、20座雨水泵站维修保养和集水池清挖工作。改造3.8km老旧雨水管网,新建雨水管网 2.5 km,实施3.2 km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改造了23 处雨污混错接点,新增68万㎡透水铺装、41.5万㎡生物滞留设施,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改造剩余约69公里老旧、排水能力差的管网设施。

二、构建流域“大海绵系统”方面。我市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建成区雨水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能力水平提升,编制了《唐山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科学设定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出台《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将海绵城市管控指标强制纳入建设项目审批管控,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应海绵,尽海绵”。在城市更新、新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排水防涝提升等重大行动中,因地制宜谋划建设海绵型道路广场、建筑社区、公园绿地、河流水系项目,科学选用“渗滞蓄净用排”多种海绵措施,形成集中连片效应。谋划实施了云天广场海绵化改造、福兴道海绵化建设、陡河、青龙河河道提升、南湖海绵化综合改造等工程,逐步增加了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和调蓄空间,提升了雨水行泄能力,海绵城市建设取得系统性成效,大大提升了城市韧性。

三、完善城市洪涝应急管理系统方面。(1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为深刻汲取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及时防范和应急处置因强降雨造成城市大面积内涝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持续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20237市城管执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河北省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扎实组织相关人员研究讨论,邀请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北省城市排水防涝、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专家论证会,对唐山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同月上报市政府批准印发实施。预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汛期防御原则,固化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汛期防御机制2)建立城市洪涝预警系统。一是与气象、水利建立了暴雨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当预计未来有强降雨时,市气象局将暴雨灾害预警区域、级别及时通过办公系统、微信工作群推送至市城城管执法局,市城城管执法局紧盯气象预警信息,根据雨情、水情预警信息级别、发展势态及危害程度,在充分会商研判基础上启动对应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响应级别,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落实相应的预警行动,确保处置措施及时到位。二是2023年我局健全依托“三大电信运营商”预警手机短信发送工作机制,畅通了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确保了重要雨情信息及时向公众发布。编制了唐山市城市汛期安全知识明白纸,提醒广大市民知晓我市汛期时间、暴雨预警分级和市民防汛基本常识18条。亦在唐山市电视台新闻等频道、局网站、公众号、公交车车载视频、市区吾悦广场、爱琴海、银泰城、地道桥等大型广告电子显示屏系统广泛宣传汛期安全知识和雨情预报,扩大强降雨天气避险预警信息覆盖面,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三是依托现有城市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对原40处监测点位现场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新增10处易积水点位监测设备,扩大监控点的密度,实现了城市低洼路段防汛视频监控全覆盖。8座铁路下穿式立交桥和5处道路低洼易积水区域建立了汛情警示系统显示屏。在排水设施关键节点、易积水点布设必要的智能化可视终端设备,确保监控数据的准确性,为城市防汛防涝工作建立精准的数据支撑系统,进一步提升防汛指挥调度水平。3)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一是市政府成立了城市防汛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市中心城区及监督指导古冶区、丰润区城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长分别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分别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有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及相应区政府28家单位为成员单位并分别承担相应工作职责。二是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的暴雨灾害应急响应级别,对应启动城市防汛应急响应,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部门对较大水情灾情会商研判,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市排水公司及各区住建(路北区城管执法局)局组成的1163人的应急抢险队伍投入到强降雨期间城市排水防涝应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内涝灾害,保障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生内涝灾害后及时向市委市政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告灾害进展情况,提出应急措施建议。根据灾害等级,组织专家开展事故调查,提出解决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做好城市防汛防范知识和应急抢险的宣传培训,利用公交车辆车载视频系统和立交桥警示电子大屏播放宣传防汛安全视频及文字警示信息,提醒广大市民在汛期期间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并适时开展防汛应急抢险演练,为确保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最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市的城市防汛工作,为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524

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网站地图